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木海上刻诗

耶律倍〔五代〕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山压着大山,大山无力反抗。
羞于见故乡人,从此投奔外国。

注释
山:契丹文字中通“汗”,即“可汗”,北方游牧民族对君主的尊称。
无力:一作“无气”。
故乡人:一作“本邦人”。
投外国:指投奔后唐。

参考资料:完善

1、 许结编注 .宋诗.成都:天地出版社 ,1997年:第243-244页
2、 庄星华选注 .历代少数民族诗词曲选 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年:第167-168页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概括了作者的处境,由此引出了后两句被迫出走他国的原因。这是一首十分巧妙的隐喻诗,全诗意象鲜明,隐喻深微。

  《立木海上刻诗》是今存第一首完整的契丹人写的汉文诗,也是今存最早的辽代五言古绝。这一首诗的意思是,既然自己无力抵住他人的压迫,只好躲避。耶律倍本为皇太子,按说继皇帝位者应是自己,可帝位却偏偏落在自己的弟弟德光身上,德光不仅没有因哥哥之让位而厚待兄长,反而见疑兄长欲加害之,这就是“小山压大山”;而自己虽为兄长,但却无力对抗作为皇帝的弟弟,所以说“大山全无力”。两句诗概括了自己所处的地位,说明了自己走适他国的原因。

  袁行霈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天显五年(公元930年),耶律倍为避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害,携高美人载着书籍投奔了后唐。走时立木海上、刻诗于木,该诗便是为记录此事而写。

参考资料:完善

1、 马清福著 .东北文学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2年:第166-167页

简析

  《立木海上刻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概括诗人的处境,由此引出后两句说在弟弟的猜忌、倾轧下走投无路的遭际,以及逃奔异国、亡命海外之时的悲凉凄楚之情怀。这是一首十分巧妙的隐喻诗,全诗意象鲜明,隐喻深微,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尚率直讳委婉的民族性格,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冯延巳 冯延巳〔五代〕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轻敛翠蛾呈皓齿

魏承班 魏承班〔五代〕

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春风筵上贯珠匀,艳色韶颜娇旖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水碧风清

顾夐 顾夐〔五代〕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
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