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郎·垂虹桥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上有垂虹亭,属吴江。

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嗟绣鸭解言,香鲈堪钓,尚庐人境。
幽兴。争如共载,越娥妆镜。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面建有垂虹亭,它属于吴江。

桥四周灰蒙蒙一片,天水相接,浊浪拍岸,阴云翻滚。记得在一个秋日清晨,岸边的树叶上还挂着霜露,我曾经行经这儿,并将船停靠在垂虹桥旁边。在灯影幢幢中,我还乘兴吟哦过此地的秋雨风光。又到了鸿雁南飞,宾雀入室而居的季节,我这才决定了回归的日期。垂虹桥畔的美景,足以让我决定在此筑庐隐居。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我就可以在这儿观赏斗鸭游戏;或是垂钓河边,钓上几尾鲜美的鲈鱼尝新。
我再次来到垂虹桥,回想起曾与心爱之人同船至此,欣赏她临水梳洗的动人画面。然而今日,我孤身一人重返此地,时至寒冬,我虽是穿着裘衣,头戴貂帽,但却孤孤零零地站在桥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南宋文人流连光景,清赏酬唱之作比比皆是。每当友人同游或陪客登临之际吴文英也都有即事应景或怅然感慨之作,因此吴文英的游赏登临词不在少数。词人游苏州时作此词感叹自己孤苦无依的困厄命运。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茜.映梦窗零乱碧 吴文英及其词研究.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03-104
2、 左宏阁.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225

简析

  此词上片扣题,盛赞垂虹桥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足堪幽居;下片写词人故地重游,在垂虹桥上即景抒怀。这首词借助对“垂虹桥”的歌咏,抒发了时光虚度、壮志难酬的失意情绪,充满浓重的漂泊无依之感、天涯羁旅之恨,融入词人漂泊沦落的遭遇,语浅而韵深。

鉴赏

  开篇“素天与水相接”一韵,描绘吴江深秋之景:水天一色,碎浪拍岸,冻云飘忽。“冻云不凝”指此时虽是深秋,但已冻云飘忽,为结句的“暮雪飞花”埋下伏笔。“记晓叶题霜”一韵,逆入,回忆往昔,秋叶经霜,秋灯夜雨之时,曾泛舟吴江,停泊虹桥之旁。此韵直切小序“垂虹桥”。“晓叶题霜”“秋灯吟雨”,着了“题”“吟”二字,将无生命的秋叶、秋灯拟人化了,言其能题写会吟诵,使其既有生气又富诗意。“又是宾鸿重来后”一韵,平出,写眼前,言又到鸿雁重来之时,自己也回到吴地。“嗟绣鸭解言”一韵,用二个典故,不管是能言之鸭,还是鲈香亭,均与吴郡吴江有关,以此表现吴地之美,而且在“鸭”之前加一“绣”字,在“鲈”之前加一

展开阅读全文 ∨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15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叶茵 叶茵〔宋代〕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赠妓

谢直 谢直〔宋代〕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苏轼〔宋代〕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